2025年3月6日,暨南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在理工楼305召开2024年度总结会议,全面回顾过去一年在教学改革、科研创新、科普服务及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,并针对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展开探讨。与此同时,传达了学校关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精神,落实了评估自查的各项工作。
图1. 实验中心在理工楼305召开2024年度总结会议
制度创新筑牢安全根基
中心全年新增6项实验室管理制度,构建起覆盖安全预案、设备使用、开放管理等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。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模式开展安全专题教育,累计培训超120学时,师生安全考试通过率达100%。实验室安全员陈科球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,全年完成23项安全隐患整改,确保教学科研零事故。创新性实施门禁系统与违规熔断机制,通过“先培训-后授权-再使用”的闭环管理,实现实验室精细化管控。
图2.《思源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》等规章制度
图3. 实验中心对同学进行线上安全培训。
教学改革培育创新人才
在“基础-综合-创新”课程体系支撑下,中心全年获批8项国家级 /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,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。学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,发表 SCI 论文7篇,其中3篇发表于JCR一区期刊。学科竞赛再创佳绩,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、优秀奖3项,并在华南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中斩获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。
图4. 本科生立项、论文及竞赛获奖
校企协同深化产教融合
中心与昂宝电子共建省级产教融合实践基地,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 项。教师团队积极探索教学创新,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2项、校级奖项 3 项。《服务机器人理论设计实践与应用》等2部教材正式出版,3篇教学改革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。通过虚拟教研室建设,开发出“MOOC+虚拟仿真”混合式教学模式,推动实验课程数字化转型。
图5. 实验中心项目立项、项目获奖及教材发表
科普服务彰显社会责任
全年开展“探理兴农”“ 新能源体系”等特色科普活动11场,惠及5000余人次。创新实施“科普下乡”工程,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帮扶。成功举办“英才计划”特训营,指导中学生完成科研实践项目。接待广州骨干教师访问团,分享实验教学改革经验,助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。
图6. 实验中心科普活动及三下乡活动现场
团队建设激发发展活力
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,王楠、黎晋良获评“本科教学青年教师教学奖”,付勇荣获 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先进个人”,张茂平当选 “十佳教辅先进个人”。全年组织20余场专业培训,谢伟广等教师在省级教学会议上作经验分享。通过 “教学能力提升计划”,打造出一支兼具教学创新力与科研竞争力的复合型师资队伍。
图7. 中心教师在会议中分享教学经验
未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“三步走”战略:短期推进AI辅助实验报告批改系统上线,启动《大学物理实验》全英文教材编写和《近代物理实验》课程的教学改革;中期建设省级一流课程,搭建 AI智慧教学平台;远期目标形成区域示范创新实验教学模式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。
实验中心主任谢伟广表示:“2025 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年,我们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,深化产教融合,推进教学数字化,探索AI技术在实验教学的应用,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高素质物理人才,为学校‘双一流’建设贡献力量。”